《真实的谎言》,在全球特效发展史上(shàng)
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文 | 臧剑
* 特别感谢(tè bié gǎn xiè)谢亚伦、王伟男对本文的贡献(gòng xiàn)
部分珍贵照片提供 | 约翰 · 布鲁诺
排版编辑(biān jí) |Joy
作为詹姆斯 · 卡梅隆罕见的喜剧力作,这部(zhè bù)投资近亿美元的动作巨制不仅是(shì)他与阿诺德 · 施瓦辛格的又一次经典(jīng diǎn)合作,更成为传统特效与数字技术(jì shù)融合的里程碑之作。
在数字特效方兴未艾(fāng xīng wèi ài)但尚未完全成熟的年代,《真实的(de)谎言》凭借精湛的传统特效技艺,为(wèi)全球观众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视觉体验。
△《真实(zhēn shí)的谎言》 ( True Lies, 1994)海报
30 年前的今天,1994 年,《真实(zhēn shí)的谎言》作为第三部引进分账影片,紧随(jǐn suí)《亡命天涯》、《红番区》之后登陆内地院线。
凭借出色(chū sè)的口碑与精良的制作,影片最终(zuì zhōng)收获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的票房,一举(yī jǔ)夺得当年票房桂冠;它打开中国观众(guān zhòng)对大银幕的想象,让我们看到了(le)“大制作视效巨制”可能的样子。
值此(zhí cǐ)影片在华上映 30 周年之际,笔者有幸(yǒu xìng)拜访到了电影🎬视觉效果总监约翰 · 布鲁诺(bù lǔ nuò)(John Bruno)。
△约翰 · 布鲁诺(John Bruno)
作为好莱坞最具影响力的特效(tè xiào)导演之一,布鲁诺曾凭借《深渊》(The Abyss)摘得奥斯卡(ào sī kǎ)最佳视觉效果奖,并在职业生涯中六度(liù dù)问鼎该奖项提名。
他参与制作的(de)经典佳作包括《终结者 2》、《泰坦尼克号》、《尖峰时刻 3》、《阿凡(ā fán)达》等广为人知的巨制。
《真实的谎言(huǎng yán)》是他与挚友卡梅隆的又一次(yī cì)完美配合,共同见证了电影🎬特效技术(jì shù)发展的关键转折。
△布鲁诺(左一)和卡梅隆(kǎ méi lóng)导演(中)
感谢布鲁诺先生提供了不少(bù shǎo)当年的珍贵照片,让我们在 30 年(nián)后共同追忆那段大银幕视效的(de)黄金时代。
△布鲁诺与卡梅隆导演在片场
△《真实(zhēn shí)的谎言》剧组合影
01 从幕后到镜头(jìng tóu)前:意外的客串
在影片最惊险(jīng xiǎn)的“高空战机撞击大楼”场景中,观众(guān zhòng)会看到一个搞笑的画面:
当哈里尔(hā lǐ ěr)战机即将撞入大楼时,楼内一位(yī wèi)戴着耳👂机、悠然自得的清洁工正在专注地擦(dì cā)地,对身后窗外发生的事情浑然不觉(hún rán bù jué)。
这个富有喜感的角色其实是由约翰(yóu yuē hàn) · 布鲁诺本人饰演的。
这源于我早期(zǎo qī)为电影🎬设计分镜时的一个创意(chuàng yì)。
布鲁诺笑着回忆道:
一天,Jim(卡梅隆导演(dǎo yǎn))突然对我说:嘿,去化妆组(zǔ)那里,让他们把你打扮成清洁工(qīng jié gōng)。
你可以演这个场景,毕竟这是(shì)你设计的。
化妆团队将他的(de)头发和胡须染黑,他往口袋里(lǐ)塞了几支雪茄,戴上耳👂机听音乐(yīn yuè)。
卡梅隆导演说他都不知道我(wǒ)当时在跳什么舞,但这个即兴(jí xìng)表演在试映时引发大笑,所以最终(zuì zhōng)保留在了电影🎬里。
02 数字与传统(chuán tǒng)的完美融合
《真实的谎言》是布鲁诺(bù lǔ nuò)首次涉足数字视觉效果的作品。
为此,卡梅隆(kǎ méi lóng)专门成立了特效公司数字王国(Digital Domain),以(yǐ)全力负责卡梅隆自己电影🎬的视觉效果工作(gōng zuò)。
当数字王国刚成立时,他们有考虑(kǎo lǜ)是否可以完全用数字技术制作战机(zhàn jī)。
但考虑到当时技术的局限性,我们(wǒ men)最终决定主要依靠实体特效和微缩(wēi suō)模型,仅在必要时使用数字技术(jì shù)来强化效果。
整部电影🎬仅有 170 个(gè)数字特效镜头,相比当下动辄上千个(qiān gè)特效镜头的大片,该片的数字效果(xiào guǒ)比例已经是相当低了。
布鲁诺强调(qiáng diào),数字特效并非要完全取代传统方法(fāng fǎ),而是要实现实拍无法完成的细节(xì jié)。
03 未能面世的宏大开场
对于看过《真实(zhēn shí)的谎言》的观众来说,施瓦辛格身着晚礼服(wǎn lǐ fú)在雪地中的开场戏令人印象深刻(shēn kè)。
鲜为人知的是,这个开场原本有着更为(gèng wéi)宏大的构想。布鲁诺透露道:
原本的(de)剧本里包含了直升机追逐和坠毁(zhuì huǐ)等更加壮观的场景。
我们在数字(shù zì)领域的停车场甚至建造了一个巨大(jù dà)的四分之一比例的微缩场景,包括微缩(wēi suō)树🌲木和轨道系统。当时只缺最后的(de)拍摄了。
就在一切准备就绪之际,卡梅隆(kǎ méi lóng)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:
我必须把(bǎ)这场戏删掉,因为它不能比结尾(jié wěi)的哈里尔战机戏更壮观。
尽管制片人(zhì piàn rén)斯蒂芬妮 · 奥斯汀和摄影指导拉塞尔 · 卡彭特(kǎ péng tè)都建议至少完成拍摄再做决定(jué dìng),但卡梅隆坚持自己的艺术判断。
这个(zhè ge)决定虽然令人遗憾,却体现了卡梅隆对(duì)整部影片节奏把控的严谨。
04 大桥(dà qiáo)爆破:实体特效的巅峰之作
如果说有(yǒu)哪场戏最能体现《真实的谎言》在实体(shí tǐ)特效上的成就,那无疑是佛罗里达(fú luó lǐ dá)群岛的桥梁爆破戏。
为了这场戏(xì),我们制作了一座五分之一比例的微缩(wēi suō)桥梁。
整个模型长达 80 英尺。
车辆是(shì)通过道路中央的导槽来控制的(de),用一台 250cc 的越野摩托车引擎来驱动(qū dòng)钢缆,让模型车能以每小时 30-40 英里的(de)速度行驶。
△为桥梁摧毁序列和大规模(dà guī mó)爆炸分解而建造的巨型微缩模型(mó xíng)
在设计爆破效果时,团队没有一味(yī wèi)追求好莱坞式的视觉轰炸,而是致力于(zhì lì yú)还原真实的战争场景。
我们咨询了(le)参与过实战的海军陆战队员,
他们告诉(gào sù)我们,真实的桥梁爆破主要是灰尘(huī chén)和碎片,而不是那种夸张的火球(huǒ qiú)。
不过确实会有一个短暂的橙色(chéng sè)闪光。
基于这些建议,团队创新性地使用(shǐ yòng)了装有 8 盎司汽油的设备和引爆(yǐn bào)线来制造瞬间的橙色闪光,同时用(yòng)灰尘效果来模拟真实的爆破场景(chǎng jǐng)。
这就是为什么这场戏看起来如此真实(zhēn shí),因为每个细节都是基于现实的(de)参考。
在拍摄过程中,一个意外的(de)“访客”为这场戏增添了戏剧性。
当(dāng)所有爆破装置都已就位时,一只(yī zhī)棕色鹈鹕突然降落在桥面上。由于(yóu yú)装置已经无法撤除,整个团队陷入了(le)紧张状态。
这只鹈鹕就这么沿着桥面(qiáo miàn)中央悠闲地走着。当它走到(dào)最后一根引爆线前,我的心都(dōu)快跳出来了。
我甚至紧张地问(dì wèn)环保局的人:我们能驱赶这只(zhǐ)鸟吗?这是受保护物种吗(ma)?
因为如果它触发了爆破装置,整个(zhěng gè)场景就毁了。
所幸这只不速之客(bù sù zhī kè)最终安全离开。这个惊险的插曲后来(hòu lái)还启发了卡梅隆,他将鹈鹕元素(yuán sù)巧妙地融入了之后的卡车坠桥(zhuì qiáo)的情节中。
05 哈里尔战机:创新与挑战(tiǎo zhàn)并存
布鲁诺提到,《真实的谎言》的制作(zhì zuò)成本接近 1 亿美元,在当时的电影🎬行业(háng yè)中属于非常高的预算水平。这为(zhè wèi)整个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需要(xū yào)在创意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。
影片(yǐng piàn)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无疑是哈里尔战机(zhàn jī)的场景。
为了呈现阿诺德 · 施瓦辛格驾驶战机(zhàn jī)营救女儿👧的戏份,制作团队采用了(le)前所未有的技术方案。
在迈阿密市中心的(de)一栋摩天大楼楼顶,团队安装了一个特制(tè zhì)的六轴运动底座,可以精确控制全(quán)尺寸战机模型的各种动作。
△摄制组被(bèi)悬挂在一个临时的“摄像平台”上(shàng),该平台连接着迈阿密市中心上空的(de)起重机臂。
这个系统不仅要保证视觉效果(shì jué xiào guǒ)的真实性,更要确保施瓦辛格的绝对安全(ān quán)。
制片厂非常紧张,毕竟你要让当时(dāng shí)世界🌍上最红的影星坐在一个可能(kě néng)会从楼顶掉下去的液压装置里(lǐ)。
施瓦辛格本人也表现出了谨慎,他(tā)对我说:这是你设计的(de),对吧?你先进去试试。等你(nǐ)说安全了,我再上去。
由于片方(piàn fāng)对这场戏拍摄自始至终都感到紧张(jǐn zhāng),要求尽快完成这一场景,布鲁诺提出了(le)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:
我对 Jim(卡梅隆导演(dǎo yǎn))说,反正我们要用起重机把战机(zhàn jī)从楼顶吊下来,为什么不把这个过程(guò chéng)变成拍摄的一部分呢?
这个想法最终(zuì zhōng)促成了一些最惊险的镜头:特技(tè jì)演员真实悬挂在迈阿密街道上空 355 英尺(yīng chǐ)的高度。
如果是现在,大家可能会(huì)坚持用数字合成,但这些都是(shì)实拍的。
为了模拟战斗机的转弯和(hé)悬停,剧组用钢索将飞机模型固定(gù dìng)在对面的建筑上,由工作人员通过(tōng guò)拉动机翼的钢索进行操控。
同时,直升机(zhí shēng jī)在飞机周围飞行拍摄,卡梅隆亲自坐(zuò)上直升机以确保最佳拍摄角度。
△在悬停(xuán tíng)过程中,卡梅隆(操作摄像机)手持拍摄施瓦辛格(shī wǎ xīn gé)的替身比利 · 卢卡斯的镜头,展现了(le)他对冒险的热爱💗
而这一(yī)场景中唯一的数字特效是为(wèi)战斗机的喷气尾流添加效果,同时移(yí)除了钢索的痕迹。
06 新旧技术的博弈(bó yì)
作为布鲁诺首次涉足数字视觉效果的作品(zuò pǐn),《真实的谎言》不仅展现了他的(de)创新尝试,更见证了 90 年代中期好莱坞(hǎo lái wù)特效产业的重要转折。
△布鲁诺(左一)与(yǔ)施瓦辛格(左二)在片场
在这个转型期,布鲁诺(bù lǔ nuò)始终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。
有时候大家(dà jiā)会提议“这个可以用数字技术来(lái)做”,但我往往会说:
且慢,用实(yòng shí)拍可能 20 分钟就能搞定。我们没(méi)必要用复杂的方案去解决本(běn)可以简单处理的问题。
三十年光阴飞逝(fēi shì),布鲁诺依然深深怀念那个以手工模型(mó xíng)和实拍为主的黄金年代。
△哈利(施瓦辛格(shī wǎ xīn gé)饰)从火焰喷射器前跃起,险些逃脱,然后(rán hòu)必须在燃烧的海浪下游到安全(ān quán)地带。
在笔者与他的交谈中(zhōng),我们都认识到制作方式的演变(yǎn biàn)也悄然改变了行业的工作态度(tài dù)。
在以往,制作微缩模型和实地拍摄(pāi shè)需要深入研究、严谨准备和反复排练,一个(yí gè)小失误就可能让特效团队数月(shù yuè)的心血🩸付诸东流。
而今,布鲁诺发现许多新晋(xīn jìn)的数字艺术家对传统电影🎬制作方法兴趣(xìng qù)寥寥。
当我邀请他们来片场体验(tǐ yàn)时,他们往往会说:不了,我只(zhǐ)对做视频游戏感兴趣。
这种现状迫使(pò shǐ)布鲁诺不得不专门寻找既精通数字技术(jì shù),又愿意投身实际电影🎬制作的复合型(fù hé xíng)人才。
07 三十年后的回望
时隔三十年重看(zhòng kàn)这部电影🎬,布鲁诺对片中的特效场景(chǎng jǐng)依然感到自豪:
所有桥梁场景,整个爆破(bào pò)过程都是真实的。当时有媒体(méi tǐ)以为我们真的损坏了桥梁,还刊登(kān dēng)了照片。
剪辑师 Mark Goldblatt 用了我们拍摄(pāi shè)的每一个镜头,大概有 9 个机位(jī wèi),每一个画面都物尽其用。
在当下 CGI 技术(jì shù)主导的电影🎬工业中,《真实的谎言》展现(zhǎn xiàn)的平衡之道显得尤为可贵。
重要的(de)不是使用什么技术,而是如何让观众(guān zhòng)相信他们所看到的。
我们的方法(fāng fǎ)是尽可能用实拍,只在必要时才(shí cái)使用数字技术来强化效果。
这就是(jiù shì)为什么这些场景至今看起来依然令人信服,因为(yīn wèi)它们都源自现实。
在好莱坞视觉效果转型(zhuǎn xíng)的关键时期,布鲁诺和他的团队在(zài)《真实的谎言》中展现的创新精神(jīng shén),为整个行业树🌲立了标杆。
* 参考文献:
1. Grane, Thomas C. “ Fear Is Not an Option: A Look Back at TRUE LIES. ” 20th Century Studios, 2024.
2. Orr, Gregory.Movie Magic - Unforgettable Shots: Motion Control in True Lies. Disney Channel, 1994, disc S2: E07.
3. Shay, Don. “ MAYHEM over MIAMI. ” Cinefex, vol. 59, 1 Sept. 1994.
特约(tè yuē)作者
臧剑 Will Zang
独立电影🎬人、电影🎬公关专家(zhuān jiā);美国电视📺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,国际(guó jì)动画协会好莱坞分会会员,中国电视📺艺术家协会会员(huì yuán)